加入购房群,专家带你选好房

已有3515人加入微信群参与讨论

立即进群

新征程!河源建设发展速度再刷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地新闻
发布于 2021.07.05 11:20

牢记初心使命,接续书写华章。

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当天,在市会议中心观众厅,一场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盛大举行,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受表彰。他们有的在发展浪潮中善于作为,有的在抗击灾害中冲锋在前,有的在基层一线倾力除贫,有的在平安建设中敢于亮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河源大地上,一代一代像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不断涌现,他们始终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着这片红色热土不断焕发新生,续写着振兴发展、跨越崛起的“河源故事”。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当历史的脚步从2012年开始向前迈进,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锋号角,河源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河源市委六届、七届领导班子接过沉甸甸的历史接力棒,坚守为民初心、勇担发展使命,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同迈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

一路前行,初心不改。回顾奋斗路,点滴瞬间、动人心魄,前行信心愈加坚定;眺望奋进路,壮阔蓝图、豪情满怀,一以贯之谱写新篇章。

守初心——诺言铮铮 奋力做好“民生答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直抵人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中央向人民群众作出的铮铮诺言,更是各级党委政府身体力行的“军令状”。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园区发展到城市扩容,从架桥修路到建设学校医院,从抗击洪灾到迎战疫情,从扶贫“双到”到精准脱贫,从乡村振兴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河源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民生答卷”。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事关群众福祉。2012年9月,市区迎客大桥动工建设,仅3年时间就竣工通车,一桥飞架南北,自此天堑变通途;同年,汕湛高速、大广高速河源段相继开工建设,也是仅3年时间就竣工通车,结束了紫金、连平县城不通高速的历史。

时间跨过4年,2016年12月,赣深高铁河源段正式开工,今年底将正式通车,河源人的“高铁梦”走进现实,河源进入发展新纪元。

6月12日11时,随着最后一节500米长轨铺设完成,赣(州)深(圳)高铁广东段与江西段于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和一村成功接轨,标志着赣深高铁全线正线轨道铺设完成,为年底顺利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河源的城市嬗变远不止此。不到10年间,河源二次跨江发展、江东新区新城崛起,市政主干道全部拓宽翻新,“断头路”不断打通,公园绿地成倍增长,深河人民医院、深河中学、公园西小学、康宁路小学、“三馆一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暴增。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河源市委始终践行着初心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城市“画布”上留下美丽的“足迹”。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战胜重大风险挑战。

在加快发展进程中,风险挑战伴随始终,考验着市委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应对智慧。2019年,河源遭遇“6·10”“6·12”特大洪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灾情发生后,市委发出“全市动员、全员投入、全力以赴”的号令,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处置险情、第一时间转移群众,尽最大努力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到2020年底,仅用一年多时间,灾区重焕新生、群众欢笑连连。

天有不测风云。刚从洪灾中站起来的河源人民,随即就遭遇一场惊心动魄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重要关口,最能考验党委政府的主政能力。市委发出征战号令,全市2.3万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全市确诊病例仅5例,是全省最少的地市之一,防疫工作受到国家和省肯定。

追溯历史,每一次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市委都坚定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了一起,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彼此相互依靠、相互助力,绘就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大“同心圆”。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伟大成就,亦有河源的一份力量。

河源作为欠发达山区市,脱贫任务艰巨而复杂。尤其是到了新时期精准脱贫阶段,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势在必行。面对最为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市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以攻城拔寨的精神、闯关夺隘的气势,全力攻克贫困堡垒,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568户107372人全部脱贫,255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全市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收入达到16618元,是2015年的4.68倍;255个相对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1元,是2015年的2.94倍;村集体收入平均38.56万元,是2015年的13.77倍。

这是一组带有温度的数据,饱含着市委坚守为民情怀的初心和真情,彰显出市委坚定不移向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的信心与决心。

担使命——勇担当善作为 昂首阔步振兴发展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中国共产党也深知,“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

2012年,河源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好生态经济、宜居城乡、善治河源、文化河源新“四大战略”,推动河源实现经济、生态、文化“三大崛起”。2018年,省委赋予河源建设“示范区”“排头兵”的历史重任,河源审时度势,提出走一条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两个河源”建设扬帆启航。一任又一任的市委领导班子始终牢记发展第一要务,“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推动河源振兴发展的大道上昂首挺胸、阔步前行。

——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源样本。

2017年9月,东源捧回含金量最高的国字号生态金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河源最大的发展优势是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也是生态。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见证。2014年11月19日,经过3年多的紧张建设,河源巴伐利亚庄园正式对外试业,向国内外游客展露芳容。几年时间过去,巴伐利亚庄园已成为河源的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巴伐利亚庄园的成功,打响了河源的生态品牌。随后,客天下、康泉十八、春沐源等一系列高端旅游项目布局河源,以休闲康养为主题的现代生态旅游产业在河源大地开花结果,助力河源向着打造国际康养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绿色发展初显峥嵘。

巴伐利亚

“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去年召开的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河源绿色发展的新目标,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产业路径、园区建设等各个方面规划了新蓝图。随之,河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广阔。

——加快“融深”“融湾”,打造“双区”的战略腹地、产业基地、企业锚地。

实现一个地区的跨越发展,项目是最重要的抓手。项目哪里来?以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地区正是河源“牵手”的主要对象。过去,河源立足拥有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高新区和8个省级产业转移园的平台优势,认真落实“双转移”战略,大力引进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产业项目。

2014年9月28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唯一集研发、生产、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产业化基地在河源正式动工,标志着河源与珠三角地区产业互补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建设“双区”这一国家战略提出后,市委主动抢抓机遇,依托河源紧邻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更是有着十分深厚的对口帮扶和互补合作基础等优势,提出“融深”“融湾”发展战略,按照“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河源所能”要求,主动承接“双区”产业延伸,接入“双区”产业链条,汇聚“双区”科创要素,对标“双区”营商环境,大力发展“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签约项目1123个、计划投资总额约1.9万亿元,累计动工投产项目1279个、计划投资总额4458.4亿元,成功签约“双区”产业项目776个,动工投产项目750个。

项目的签约落地带来的是经济实力飞跃。河源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768.68亿元增加到2020年1102.74亿元,年均增长5.2%,突破千亿元历史大关。

如今,河源产业发展愈加行稳致远。以中兴通讯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阿里巴巴为龙头的大数据产业,以龙记集团为龙头的模具产业,以农夫山泉为龙头的水产业……高端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显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融深”“融湾”发展战略正在结出丰硕成果,并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

开新局——奋进新征程,蓄势积能逐春潮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环顾国内,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河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主动出击、占领发展新高地。

进入“十四五”,河源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再次为河源未来五年发展锚定航向:投身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域全面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河源发展的主基调和总路线。其中,三大平台建设正是河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快打造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以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为抓手,抓紧完善灯塔盆地管理体系、规划体系、发展体系、交通体系、水网体系,加快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灯塔盆地分中心,高标准把灯塔盆地建设成为示范广东、领先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打造支撑河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加快推动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及河源港口建设,与“双区”实现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增强与“双区”的资源要素联系;稳步推进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推动市高新区加快打造产业新城、科技新城,吸引“双区”制造业加快向河源转移,进一步提升未来产业形态,增强河源高质量发展动能。

——打造带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加快高铁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和江东新区发展核心区建设,加快钓鱼台片区规划建设,带动3000多平方公里的现代河源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引领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河源建设成为大湾区***城市群有机组成部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实现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没有捷径可走,惟需保持积水成河、聚沙成塔的恒心和毅力。尤其是开局之年2021年,更要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奋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开局。

今年2月份,春节余味尚在,深圳铂科新材料、东莞固达两个超10亿元高端制造业项目就相继签约落户河源,彰显了市委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大抓产业项目的信心、决心;4月份,单体投资50亿元的深圳卓翼科技(河源)项目落户河源,河源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5月份,河源民宿招商大会和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推介会相继举行,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5月13日,由河源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主办的河源市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

点击上半年这些精彩瞬间,深深感受到河源的春潮涌动、生机勃勃。更有数据为证:今年1—5月,面对疫情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渐行渐稳,各项主要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位居全省第2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充满着艰辛坎坷和浴血奋战;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河源信心百倍、无比坚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踏上新征程,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投身河源改革发展稳定事业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新的光辉篇章。

河源,新的历史已经开启,新的伟业正在创造。

展开正文
热门楼盘 更多

帮您找房 好礼相送

获取专属置业报告 0元领3888元找房礼包

参与活动
热点资讯 更多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发起评论可获得更多关注

马上评论
买房攻略 更多
目录
重要提示:1、乐居作为媒体,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2、本页面内容如有侵权或内容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3、本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4、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河源房产网购房圈正文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