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急救教育进校园,上好“救命”这最重要的一课

南方都市报 2021-10-22 07:00 6427阅读

来论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重点任务包括普及校园急救知识、配备校园急救设施和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将加强对校园常见的气道异物梗阻等紧急救护,创伤出血与止血、关节脱位与扭伤等创伤救护,淹溺、烧烫伤、中暑等意外伤害,火灾、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中新网10月20日)

这些年来,涉及青少年受伤、死亡的案例不少。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全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0—12岁小儿烧烫伤占30%以上。未成年人在这些不幸数字中占有较大比例,原因之一是很多未成年人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能力,遇到危险情况时不懂得科学施救。

而且,发生在校园的安全事件已有多起,如踩踏事件、火灾事故等,也造成了一定伤害。如果学生都懂应急救护知识,造成的伤害会小很多。此次实施的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在部分学校率先试点,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不仅能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伤害率,也有利于减轻校外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既有利于实现国家健康行动目标,也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根据部署,此次试点工作主要有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普及校园急救知识,即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日常教育,加强对校园常见的意外伤害和急救知识普及;二是配备校园急救设施,即根据校园实际情况,配备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设施设备;三是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先培训教职员工,再通过取得救护员证书的教职员工来培训学生。应该说,这三点部署考虑比较全面,兼顾现实情况,具有可行性。

问题在于,参与试点的学校,对这种部署是否真正上心,能否严格实施?有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科类教育,因为这能为学校提高升学率,能为校领导和地方带来政绩,而学科类之外的教育项目,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都不太重视,要么不安排课时,要么安排了课时但会被挤掉,就像几年前的体育课。首批试点学校包括高中,一些高中恐怕更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让给非学科类教育内容。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参与试点的学校采取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教育部明确提出,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这很有必要。但每所试点高校的实施情况都要纳入监督、考核范畴。对于参与试点的高中,更要采取有效督促措施,因为高中阶段的学校更看重高考成绩。所以,要针对试点高中量身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措施,让试点高中积极主动开展学校急救教育,避免表面化、走过场。

通过开展学校急救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急救,既能救他人一命,也是救自己。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意识到,“救命”才是最重要的一课。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