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购房群,专家带你选好房

已有51914人加入微信群参与讨论

立即进群

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为重点 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

焦点解读
发布于 2021.01.28 07:20 阅读:1w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陕西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也正如昨日的报告所言,“当前,陕西的发展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拼一拼就能够冲上去、松一松就可能滑下来。”报告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秉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比学赶超、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创造出无愧历史、不负人民的新辉煌!

消费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推动西安跃升发展

【报告原文】

精心组织传统商品促销活动,大力培育线上零售、教育、医疗等新型消费,实现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咸阳、渭南建设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改造提升5条省级商业步行街,创建10个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聚集区,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在扩大消费中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生活品质。

【报告解读】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安有哪些优势?能带来哪些好处?

“丰富消费供给,增加消费内容,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提升城市价值,推动西安跃升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表示,消费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西安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非常必要而且有意义,也具有诸多优势。西安本来就是西部、西北具有影响力的省会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文化、商业消费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目前西安经济总值已经突破一万亿,要发展和跃升,除了稳固既有优势产业以外,需要通过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城市价值和吸引力,推动文旅产业上台阶,助力商圈扩消费,挖掘经济消费新潜能。特别是疫情以后,扩大消费供给、完善商业动能、满足差异化需求,可以提升西安在西北、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吸引力和经济发展量级。

财经评论人士王建红表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意义非常大。西安举办过多个国际国内盛会,已成为时尚元素的集散地和消费时尚的代表。一旦旅游+商业的价值有效发挥,商旅深度融合,将促进城市商业升级换代,再度提升城市价值。对市民而言,短期来说不出国、不去北上广,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大牌。长期来说,可以开阔视野与世界交互融合。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扈文秀表示,近年来西安采取了很多措施引领商业和潮流消费,各类商圈优势互补、竞合发展。随着营商环境改善、招才引智推进、商业业态丰富、商业布局完善、服务便利舒适,西安的商业供给和消费吸引力将更加突出,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一线商业品牌入驻,同时吸引西北、国内其他城市的居民购物、消费甚至居住,旅游客流一旦转化为商业客流,可以为商圈、商场和城市带来持续的消费和购买力,促进销售、增加收入,促进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消费的转化,丰富交通、金融、商贸等产业链并提质升级,促进西安的经济总量扩大。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寇晓东副教授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寇晓东认为:“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综合优势,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及‘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城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商贸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区域位置突出、文化特色鲜明,具有科技研发实力、重要国际会议及比赛举办地和线下消费综合体快速发展等优势。”

根据《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2025年,西安将全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引领潮流的消费中心,闻名全国、畅通全球的国际时尚之都、国际美食之都、丝绸之路电子商务之都、“一带一路”国际会展之都和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旅游文化之都。

每年在全省打造10个商旅文体娱融合的夜间经济聚集区

2020年6月,陕西省商务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提出利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设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城市、示范聚集区及示范项目。其中,以高品位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为契机,每年在全省打造10个商旅文体娱融合的夜间经济聚集区。

夜间经济聚集区规划为餐饮集聚型、文体消费型、便利服务型和百姓生活型,建设目的主要是促进夜间时尚购物,发展夜间特色餐饮,创造夜间文化氛围,倡导夜间健身娱乐新风尚。

在2020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西安入围“2020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位于十一位;同时,大唐芙蓉园景区入选“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景区”,《长恨歌》入选“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西安成为西部获奖最多的城市之一。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是咸阳和渭南?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其中包括我省的西安、咸阳、渭南三市。

寇晓东认为,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旨在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体育消费的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促进体育消费探索经验、做出贡献。

“咸阳和渭南都是“十四运”赛事的共同承办地。咸阳市将承办足球(20岁以下)和武术套路两个比赛项目,涉赛场馆包括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和体育馆等。渭南市将承办女子篮球、沙滩排球、女子足球(18岁以下)、举重等比赛项目,涉赛场馆包括渭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大荔沙苑沙排场地、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等。通过这些赛事的承办、特别是相关场馆的兴建和可持续运营,将为咸阳、渭南两市成功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提供有效的支撑。”寇晓东说。 华商报记者 黄涛 付启梦 实习生 苏秦菲

路网

“米”字形高铁网打造西安10小时朋友圈

【报告原文】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42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全面开工建设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做好安康至重庆、延榆鄂等高铁前期工作,推进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等17个续建项目,加快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切实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引领大发展。

【报告解读】

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的西延、西十、西康高铁都是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重要的一笔。其中,西延高铁由西安东站北端引出,向北经高陵、阎良、富平、耀州、王益、印台、宜君、黄陵、洛川、富县、甘泉,引入延安火车站后向北延伸至延安新区站,线路全长约300公里,总投资600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实现西安半小时到铜川,1小时到延安,结束铜川没有火车客运的历史,形成陕西南北高铁客运大通道。2020年1月9日,西延高铁宜君至延安段控制性工程——新延安隧道开工建设,标志着西延高铁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西安至十堰高铁(西十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武高铁的组成部分,线路西起西安市,穿越秦岭山脉,经商洛和十堰两市,与建设中的武汉至十堰铁路相接,形成西安至武汉又一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全线设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十堰东(在建)7处车站。西十高铁建成后,西安和武汉将实现直通。2020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今年报告中可以看到“做好安康至重庆高铁前期工作”的内容。西安至安康高铁是渝西高铁的组成部分,正线起自西安东站,止于安康西站,设西安东站、太河站、柞水西站、镇安西站、桐木站、安康西站等6个车站。2019年,项目控制性工程秦岭大兴山隧道已开工建设,2020年4月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西康高铁建成并向南延伸,将打通西安通往重庆的直接通道。

按照陕西“米”字形高铁规划,以西安为中心,陕西高铁有八条向外辐射延伸的高铁网。目前,正东方向的郑西高铁,正西方向的西宝高铁、宝兰高铁,东北方向的大西高铁,西南方向的西成高铁、西北方向的银西高铁已经开通。正北方向的西延高铁,东南方向的西十高铁,正南方向的西康高铁,以及储备开工的延榆高铁,同样是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重要的一笔。西延、西十、西康高铁的全面开工建成后,西安到延安将可1小时到达,西安到武汉也不用绕道郑州,西安也将快速抵达重庆,以西安为枢纽10小时朋友圈将更广,西安“米”字形高铁网将基本形成。 华商报记者 李婧

物流

高标准打造宝鸡、延安等国家物流枢纽

【报告原文】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打造宝鸡、延安等国家物流枢纽,支持陕南建设多式联运内陆无水港、陕北建设能源化工物流园区。

加快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街区,做大做强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主导产业。

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着力在旅游设施高端化、旅游服务人本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业态多元化上下功夫,全产业链重塑陕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

【报告解读】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宝鸡作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延安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入选。

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以宝鸡为例,其地处陕、甘、川等省结合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西南的重要交通节点,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对带动宝鸡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生产制造业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打造和价值链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按照规划,到2025年,宝鸡将基本形成“立体开放、内通外连、协调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安全”的综合交通网格局,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主要依托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场站(基地)等,衔接内陆地区干支线运输,主要为保障区域生产生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

据了解,延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统领,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基本原则,聚焦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规划“一枢纽、两片区”的空间结构布局,重点建设国家煤炭物流枢纽、国家应急物流枢纽和区域性大宗物资物流枢纽“三大”物流枢纽,着力打造西北地区枢纽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总面积1805.65亩。 华商报记者 李婧

创新

西部科技创新港加速推进“6352”工程

【报告原文】

加快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在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投融资等方面加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监督、评价有机衔接,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报告解读】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在加速推进“6352”工程,打造科技创新的“特区”。

“6352”工程具体是指通过汇聚“政产学研用金”等六方面资源进入创新港,联合打造现代产业技术、未来技术和国际合作三个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法律(知识产权)等五种生态环境,建立起创投和交易个平台,真正将创新港打造成科技创新的“特区”。“六进创新港”作为总体规划,包括100家领军企业牵头科研院所进入创新港建立联合体、省内15所高校创新成果进入创新港形成创新资源聚集、50所大院大所(军民融合)进入创新港补齐科研成果转化链条、全省10个地市进入创新港建立创新飞地和离岸孵化器再回迁发展、投融资平台进入创新港、政策生态进入创新港。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环保

正在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推进林长制

【报告原文】

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加快建设综合智慧监控系统,建立“天地一体化”、网络化与网格化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依法依规推进小水电退出,强化尾矿库治理,持续巩固“五乱”整治成效。抓紧制定产业准入清单和巴山保护办法,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公园建设。

【报告解读】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秦岭环境治理取得不少成果,陕西认真落实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陕西省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陕西省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深入开展秦岭生态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排查并打击保护区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94起。太白县、留坝县、岚皋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平利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全省11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居西北第一。

2019年11月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授牌。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面积共43.86万公顷,囊括了陕西省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和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区域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的19个乡镇。2020年,修改完善陕西省《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体规划》,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栖息地修复》等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勘界定标和本底资源补充调查,建立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

此外,目前陕西正在探索推进林长制。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陕西调研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正在咸阳市旬邑、淳化县和商洛市柞水县开展林长制试点工作,在汉中全域建立了“山长制”工作机制。 华商报记者 任婷

报告摘录

关键词:三大区域全省“一盘棋”

深化关中协同创新,加快构建规划协同、产业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政策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陕北转型升级,支持榆林建设***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陕南绿色循环,打响秦巴生态品牌,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三大区域是全省“一盘棋”,要坚持在差异定位、联动互补、特色致胜中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

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大飞机“起飞”、“嫦娥”探月、珠峰“测高”体现了陕西科技担当。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突破6000和6100公里,县县通高速如期实现。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陕北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陕南生产总值增长46.2%,全省城镇化率提高5.5个百分点。

关键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秦岭违建问题彻底整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河流优良水质优于国考指标20个百分点,入黄泥沙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森林覆盖率超过45%,绿色版图由“浅绿”向“深绿”渐进。

联动

促进西安与宝鸡、铜川、渭南、商洛等联动发展

【报告原文】

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一群四带”城镇化体系。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围绕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分工协作等领域重点突破。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促进西安与宝鸡、铜川、渭南、商洛等城市联动发展。推动榆林、延安、汉中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尊重陕南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加强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人口相对集聚、产业布局相对集中。

【报告解读】

2020年12月14日,《陕西日报》全文刊登了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规划建议提到,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围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建立健全互助合作、利益共享等机制,推动西安、咸阳两市空间规划无缝对接,优化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方式。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政策协同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促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推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划建议提到,推动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关中以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强协同创新,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陕北以能源革命为引领,推进综合能源发展,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能化装备制造基地;陕南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围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建立健全互助合作、利益共享等机制,推动西安、咸阳两市空间规划无缝对接,优化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方式。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政策协同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促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推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另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促进西安与铜川、渭南、商洛等周边城市统筹规划、一体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宝鸡副中心城市和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壮大沿汉江、沿黄河、沿长城、沿包茂高速城镇带,增加中小城市数量,发展特色小(城)镇,形成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新载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强基础、立支柱、上水平,扎实推进“一县一策”、“一园一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形成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大县、生态旅游名县。 华商报记者 李婧

科技

发挥好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作用

【报告原文】

布局建设空间分布上集聚、功能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发挥好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作用,积极筹建陕西实验室,高水平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和西安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加强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解读】

陕西实验室是以国家战略目标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优势专业领域,整合全省科研力量和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组建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主要任务是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组织形式,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先发优势,为科技强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那么,在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有哪些?

陕西省委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郭文奇介绍,目前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20多个。按照类别划分,学科类13个、企业类6个、省部共建类2个。按照所属学科划分,工程类8个、信息类2个、材料类4个、地学类4个、生命医学类2个、化学类1个。

按照依托单位划分:西安交通大学5个、空军军医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各1个。

这些实验室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多孔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治污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

【报告原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关中地区大气环境,积极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有序推进关中、陕北电力产业优化布局。强化河长制湖长制,落实长江禁渔十年行动,深化汉丹江等河湖综合治理,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切实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全面排查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报告解读】

华商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陕西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同时,有序开展治理修复。2016年以来,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7.9亿元,以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污染地块修复和监管监测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土壤污染防治项目82个。在凤县、眉县和旬阳县实施的三个项目,被纳入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三个试点项目分别针对土壤中镉、汞、铅、锌等污染物,采取钝化修复、植物修复、叶面阻隔等技术,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种植农作物满足食用安全标准。目前,三个试点项目正在进行成果总结,有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用地修复技术。

此外,持续开展执法督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全省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2020年6-7月,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95块,企业1272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整改到位。将各级政府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情况纳入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保障土壤生态环境安全。 华商报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陕西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也正如昨日的报告所言,“当前,陕西的发展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拼一拼就能够冲上去、松一松就可能滑下来。”报告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秉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比学赶超、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创造出无愧历史、不负人民的新辉煌!

消费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推动西安跃升发展

【报告原文】

精心组织传统商品促销活动,大力培育线上零售、教育、医疗等新型消费,实现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咸阳、渭南建设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改造提升5条省级商业步行街,创建10个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聚集区,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在扩大消费中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生活品质。

【报告解读】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西安有哪些优势?能带来哪些好处?

“丰富消费供给,增加消费内容,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提升城市价值,推动西安跃升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郝渊晓表示,消费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西安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非常必要而且有意义,也具有诸多优势。西安本来就是西部、西北具有影响力的省会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文化、商业消费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目前西安经济总值已经突破一万亿,要发展和跃升,除了稳固既有优势产业以外,需要通过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城市价值和吸引力,推动文旅产业上台阶,助力商圈扩消费,挖掘经济消费新潜能。特别是疫情以后,扩大消费供给、完善商业动能、满足差异化需求,可以提升西安在西北、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吸引力和经济发展量级。

财经评论人士王建红表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意义非常大。西安举办过多个国际国内盛会,已成为时尚元素的集散地和消费时尚的代表。一旦旅游+商业的价值有效发挥,商旅深度融合,将促进城市商业升级换代,再度提升城市价值。对市民而言,短期来说不出国、不去北上广,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大牌。长期来说,可以开阔视野与世界交互融合。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扈文秀表示,近年来西安采取了很多措施引领商业和潮流消费,各类商圈优势互补、竞合发展。随着营商环境改善、招才引智推进、商业业态丰富、商业布局完善、服务便利舒适,西安的商业供给和消费吸引力将更加突出,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一线商业品牌入驻,同时吸引西北、国内其他城市的居民购物、消费甚至居住,旅游客流一旦转化为商业客流,可以为商圈、商场和城市带来持续的消费和购买力,促进销售、增加收入,促进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消费的转化,丰富交通、金融、商贸等产业链并提质升级,促进西安的经济总量扩大。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寇晓东副教授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寇晓东认为:“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综合优势,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及‘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城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商贸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区域位置突出、文化特色鲜明,具有科技研发实力、重要国际会议及比赛举办地和线下消费综合体快速发展等优势。”

根据《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2025年,西安将全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引领潮流的消费中心,闻名全国、畅通全球的国际时尚之都、国际美食之都、丝绸之路电子商务之都、“一带一路”国际会展之都和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旅游文化之都。

每年在全省打造10个商旅文体娱融合的夜间经济聚集区

2020年6月,陕西省商务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提出利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设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城市、示范聚集区及示范项目。其中,以高品位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为契机,每年在全省打造10个商旅文体娱融合的夜间经济聚集区。

夜间经济聚集区规划为餐饮集聚型、文体消费型、便利服务型和百姓生活型,建设目的主要是促进夜间时尚购物,发展夜间特色餐饮,创造夜间文化氛围,倡导夜间健身娱乐新风尚。

在2020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西安入围“2020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位于十一位;同时,大唐芙蓉园景区入选“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景区”,《长恨歌》入选“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西安成为西部获奖最多的城市之一。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是咸阳和渭南?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其中包括我省的西安、咸阳、渭南三市。

寇晓东认为,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旨在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体育消费的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促进体育消费探索经验、做出贡献。

“咸阳和渭南都是“十四运”赛事的共同承办地。咸阳市将承办足球(20岁以下)和武术套路两个比赛项目,涉赛场馆包括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和体育馆等。渭南市将承办女子篮球、沙滩排球、女子足球(18岁以下)、举重等比赛项目,涉赛场馆包括渭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大荔沙苑沙排场地、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等。通过这些赛事的承办、特别是相关场馆的兴建和可持续运营,将为咸阳、渭南两市成功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提供有效的支撑。”寇晓东说。 华商报记者 黄涛 付启梦 实习生 苏秦菲

路网

“米”字形高铁网打造西安10小时朋友圈

【报告原文】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42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全面开工建设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做好安康至重庆、延榆鄂等高铁前期工作,推进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等17个续建项目,加快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切实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引领大发展。

【报告解读】

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的西延、西十、西康高铁都是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重要的一笔。其中,西延高铁由西安东站北端引出,向北经高陵、阎良、富平、耀州、王益、印台、宜君、黄陵、洛川、富县、甘泉,引入延安火车站后向北延伸至延安新区站,线路全长约300公里,总投资600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实现西安半小时到铜川,1小时到延安,结束铜川没有火车客运的历史,形成陕西南北高铁客运大通道。2020年1月9日,西延高铁宜君至延安段控制性工程——新延安隧道开工建设,标志着西延高铁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西安至十堰高铁(西十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武高铁的组成部分,线路西起西安市,穿越秦岭山脉,经商洛和十堰两市,与建设中的武汉至十堰铁路相接,形成西安至武汉又一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全线设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十堰东(在建)7处车站。西十高铁建成后,西安和武汉将实现直通。2020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今年报告中可以看到“做好安康至重庆高铁前期工作”的内容。西安至安康高铁是渝西高铁的组成部分,正线起自西安东站,止于安康西站,设西安东站、太河站、柞水西站、镇安西站、桐木站、安康西站等6个车站。2019年,项目控制性工程秦岭大兴山隧道已开工建设,2020年4月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西康高铁建成并向南延伸,将打通西安通往重庆的直接通道。

按照陕西“米”字形高铁规划,以西安为中心,陕西高铁有八条向外辐射延伸的高铁网。目前,正东方向的郑西高铁,正西方向的西宝高铁、宝兰高铁,东北方向的大西高铁,西南方向的西成高铁、西北方向的银西高铁已经开通。正北方向的西延高铁,东南方向的西十高铁,正南方向的西康高铁,以及储备开工的延榆高铁,同样是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重要的一笔。西延、西十、西康高铁的全面开工建成后,西安到延安将可1小时到达,西安到武汉也不用绕道郑州,西安也将快速抵达重庆,以西安为枢纽10小时朋友圈将更广,西安“米”字形高铁网将基本形成。 华商报记者 李婧

物流

高标准打造宝鸡、延安等国家物流枢纽

【报告原文】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打造宝鸡、延安等国家物流枢纽,支持陕南建设多式联运内陆无水港、陕北建设能源化工物流园区。

加快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街区,做大做强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主导产业。

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着力在旅游设施高端化、旅游服务人本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业态多元化上下功夫,全产业链重塑陕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

【报告解读】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宝鸡作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延安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入选。

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以宝鸡为例,其地处陕、甘、川等省结合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西南的重要交通节点,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对带动宝鸡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生产制造业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打造和价值链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按照规划,到2025年,宝鸡将基本形成“立体开放、内通外连、协调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安全”的综合交通网格局,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主要依托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场站(基地)等,衔接内陆地区干支线运输,主要为保障区域生产生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畅通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组织和区域分拨服务。

据了解,延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统领,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基本原则,聚焦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规划“一枢纽、两片区”的空间结构布局,重点建设国家煤炭物流枢纽、国家应急物流枢纽和区域性大宗物资物流枢纽“三大”物流枢纽,着力打造西北地区枢纽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总面积1805.65亩。 华商报记者 李婧

创新

西部科技创新港加速推进“6352”工程

【报告原文】

加快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在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投融资等方面加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监督、评价有机衔接,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报告解读】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在加速推进“6352”工程,打造科技创新的“特区”。

“6352”工程具体是指通过汇聚“政产学研用金”等六方面资源进入创新港,联合打造现代产业技术、未来技术和国际合作三个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法律(知识产权)等五种生态环境,建立起创投和交易个平台,真正将创新港打造成科技创新的“特区”。“六进创新港”作为总体规划,包括100家领军企业牵头科研院所进入创新港建立联合体、省内15所高校创新成果进入创新港形成创新资源聚集、50所大院大所(军民融合)进入创新港补齐科研成果转化链条、全省10个地市进入创新港建立创新飞地和离岸孵化器再回迁发展、投融资平台进入创新港、政策生态进入创新港。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环保

正在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推进林长制

【报告原文】

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加快建设综合智慧监控系统,建立“天地一体化”、网络化与网格化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依法依规推进小水电退出,强化尾矿库治理,持续巩固“五乱”整治成效。抓紧制定产业准入清单和巴山保护办法,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公园建设。

【报告解读】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秦岭环境治理取得不少成果,陕西认真落实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陕西省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陕西省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深入开展秦岭生态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排查并打击保护区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94起。太白县、留坝县、岚皋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平利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全省11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居西北第一。

2019年11月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授牌。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面积共43.86万公顷,囊括了陕西省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和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区域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8县的19个乡镇。2020年,修改完善陕西省《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总体规划》,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栖息地修复》等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勘界定标和本底资源补充调查,建立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

此外,目前陕西正在探索推进林长制。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陕西调研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正在咸阳市旬邑、淳化县和商洛市柞水县开展林长制试点工作,在汉中全域建立了“山长制”工作机制。 华商报记者 任婷

报告摘录

关键词:三大区域全省“一盘棋”

深化关中协同创新,加快构建规划协同、产业合作、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政策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陕北转型升级,支持榆林建设***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支持延安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陕南绿色循环,打响秦巴生态品牌,加快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三大区域是全省“一盘棋”,要坚持在差异定位、联动互补、特色致胜中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

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大飞机“起飞”、“嫦娥”探月、珠峰“测高”体现了陕西科技担当。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突破6000和6100公里,县县通高速如期实现。区域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陕北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陕南生产总值增长46.2%,全省城镇化率提高5.5个百分点。

关键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秦岭违建问题彻底整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河流优良水质优于国考指标20个百分点,入黄泥沙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森林覆盖率超过45%,绿色版图由“浅绿”向“深绿”渐进。

联动

促进西安与宝鸡、铜川、渭南、商洛等联动发展

【报告原文】

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一群四带”城镇化体系。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围绕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分工协作等领域重点突破。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促进西安与宝鸡、铜川、渭南、商洛等城市联动发展。推动榆林、延安、汉中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尊重陕南自然山水格局和脉络,加强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人口相对集聚、产业布局相对集中。

【报告解读】

2020年12月14日,《陕西日报》全文刊登了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规划建议提到,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围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建立健全互助合作、利益共享等机制,推动西安、咸阳两市空间规划无缝对接,优化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方式。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政策协同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促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推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划建议提到,推动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升级、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关中以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强协同创新,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陕北以能源革命为引领,推进综合能源发展,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能化装备制造基地;陕南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围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建立健全互助合作、利益共享等机制,推动西安、咸阳两市空间规划无缝对接,优化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西咸新区城市发展方式。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政策协同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促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推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打造全国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另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促进西安与铜川、渭南、商洛等周边城市统筹规划、一体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宝鸡副中心城市和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壮大沿汉江、沿黄河、沿长城、沿包茂高速城镇带,增加中小城市数量,发展特色小(城)镇,形成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新载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强基础、立支柱、上水平,扎实推进“一县一策”、“一园一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形成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大县、生态旅游名县。 华商报记者 李婧

科技

发挥好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作用

【报告原文】

布局建设空间分布上集聚、功能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发挥好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作用,积极筹建陕西实验室,高水平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和西安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加强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解读】

陕西实验室是以国家战略目标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优势专业领域,整合全省科研力量和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组建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主要任务是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组织形式,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先发优势,为科技强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那么,在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有哪些?

陕西省委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郭文奇介绍,目前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20多个。按照类别划分,学科类13个、企业类6个、省部共建类2个。按照所属学科划分,工程类8个、信息类2个、材料类4个、地学类4个、生命医学类2个、化学类1个。

按照依托单位划分:西安交通大学5个、空军军医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各1个。

这些实验室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多孔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氟氮化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治污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

【报告原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关中地区大气环境,积极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有序推进关中、陕北电力产业优化布局。强化河长制湖长制,落实长江禁渔十年行动,深化汉丹江等河湖综合治理,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切实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全面排查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报告解读】

华商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陕西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同时,有序开展治理修复。2016年以来,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7.9亿元,以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污染地块修复和监管监测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土壤污染防治项目82个。在凤县、眉县和旬阳县实施的三个项目,被纳入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三个试点项目分别针对土壤中镉、汞、铅、锌等污染物,采取钝化修复、植物修复、叶面阻隔等技术,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种植农作物满足食用安全标准。目前,三个试点项目正在进行成果总结,有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用地修复技术。

此外,持续开展执法督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全省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2020年6-7月,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95块,企业1272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整改到位。将各级政府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情况纳入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保障土壤生态环境安全。 华商报

展开正文
热门楼盘 更多

帮您找房 好礼相送

获取专属置业报告 0元领3888元找房礼包

参与活动
热点资讯 更多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发起评论可获得更多关注

马上评论
买房攻略 更多
目录
重要提示:1、乐居作为媒体,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2、本页面内容如有侵权或内容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3、本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4、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呼和浩特房产网购房圈正文页